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5的文章

萬里路的崖,萬卷書的橋

人非萬能,做事時總會遇到摸不著頭緒、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情況,就像突然碰到一道崖,光靠莽勇胡亂踏出步伐也無法越過眼前的絕壁,進退維谷。 此時用來搭建過路橋梁的最佳材料,我認為就是書。 當然,針對遇到問題的大小,會有不同的處理方式。如果只是小疑問,例如:「怎麼安裝淨水器?」我當然率先上google搜尋,相信不到幾分鐘,我的問題便能迎面而解。 但若是一門複雜的學問、一道深不見底的「巨崖」,例如:「怎麼寫好文章?」這時我通常會買書來研讀,堆砌出橫跨這座崖的橋。 網路vs書籍 為何當我遭遇巨崖時,第一首選不是隨手打幾個關鍵字便能免費取得大把資料的網路,而是內容冗長、需要付費閱覽的書籍呢? 主要是受 網路資料的缺點 及 書籍的優點 所驅使。 網路的缺點 以往不管問題大小,我一律都是上網搜尋,但逐漸意識到網路資料的缺點後,在大項目的學習上我便較少只憑網路資源了。 網路資料有那些缺點?以下舉出對我影響最大的兩個部分: 網路資料零散 網路資料的正確性不一 網路資料零散 網路搜尋的特色是包羅萬象,出自不同人、不同地區、不同語言的資訊都能一併網羅,這是優勢,但同時也是缺點,因為資料來源的選擇太多,很常是這個網站提到一點、另一個網站又提到一些,還可能有互相重複的部分,這讓資料收集整理的過程變得很耗費力氣。 尤其是規模廣泛的主題,例如前文提及的「怎麼寫好文章?」,不同人各有不同見解,而這些五花八門的見解散落於網際網路這張大網之中,打撈上來光是整理就得花費不少心神。 網路資料的正確性不一 不同於出版書籍,發表網路文章的門檻很低,不管是專業人士或業餘路人都可以暢所欲言,這造就了網路的自由與多樣性,但也弱化了網路資料的可信度——因為沒有機制監督這些發言。 於是只好對每一筆資料都心存懷疑,想方設法驗證,卻也因為自己對這個領域尚未熟悉,而無從驗證。 要相信這些情報姑且一試地跳往深淵,還是秉持懷疑的精神抱著這些碩果踱步不前,往往令我懊惱不已。 書籍的優點 以前,因為書籍資料閱讀起來非常花時間,我通常不會將書本當作我蒐集資訊的主要手段。但當意識到書本的優點後,便開始積極買書學習了。 書籍資料有那些優點?以下列出我認為最有魅力的3大點: 資訊正確度高。 資訊有系統。 訓練人提取重點並統整的能力。 資訊正確度高 一本書出版需經過撰寫、編輯、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