始終迴盪於耳邊的電子音

 


每人或多或少都有鍾愛的音樂類型,對我而言,則是那從0與1誕生的文化——Vocaloid。


最近多了些臥床短暫休息的時刻,起初是用滑手機來消磨這段時間,但考量到對於視力的影響,後來決定找些可以閉眼享受、不用耗費太多腦細胞的娛樂——聽歌便是一個很好的選項。


讓熟悉的歌單在黑暗中響起,閤眼任由它們陪伴,這種恬靜時光也不失為沖刷一天風塵的療養手段。但有個小小的缺點——太熟悉了,並不是說這些歌曲對我而言已然褪色,而是缺少一些刺激、一些嶄新的邂逅。


於是我便打開ニコニコ的歌曲專用app——ボカコレ,搜尋起近期新歌。


看著這些陌生的P名、曲名,我不由得意識到已經好一段時間沒有專注圈內動態了,上次查看周刊排行榜的記憶已模糊到我無法想起。


主要還是因為忙,大學課業、出社會工作、轉職...,我一步步踩著人生階梯往上走,沒有心思花太多時間在尋找新歌這件事上,頂多仰賴Youtube演算法偶爾推給我一些對耳的歌曲,慢慢更新不算太長的歌單。


現在剛好有這段空白時間——雖然是因自律神經失調需要間歇休息而導致的——,拿來探索圈內潮流也不算浪費,我便索性跳入這片我熟悉的旋律海洋。

最近正值ボカコレ2025夏——由ニコニコ官方主辦的歌曲賽——的開催季,新人與老手爭相投稿,活絡的祭典氛圍盪在SNS河上,令久違路過的我一併沾染上這股熱氣。


綜合榜的TOP100、新人專屬的ルーキー、懷舊翻新的remix榜,共計上百首風格迥異的歌曲榜上有名,某一首都是創作者傾注靈魂的結晶。這宛如一座尚未挖掘的礦脈,不管往哪敲,掉下來的都是一塊瑰寶。


正當我被祭典的規模震懾,甚至有些卻步時,我想起ニコニコ現已推出的一個功能:サビメドレー(副歌撥放),可以偵測出一首歌中的副歌,並在撥放完副歌後隨即進入下一首,加快閱曲速度;也可以隨時在副歌撥放與正常模式間切換,以方便細細品鑑中意的歌曲。


而將歌曲加進ニコニコ的マイリスト後,也有方法快速把歌單轉移到我平常使用的平台(Youtube)。


由有識者melonade開發的chrome擴充插件「VOCALOID相互リンク」,只需停留在任一平台的歌曲頁面,並點擊該插件的icon,就可以在特定歌曲的Youtube/ニコニコ頁面迅速切換。大大方便了遷徙於兩個平台的用戶——不只是從ニコニコ搬家到Youtube的群眾,相信也包含從Youtube回流到的ニコニコ居民。


從官方到創作者,從聽眾到民間技術者,我想就是因為來自各方的人們始終不放棄灌溉這個文化,我們深愛的這顆星球才不會只剩下沙漠。

濕地或叢林、群山或峽谷,這片聚集了各色才華的土地不停擴展出新風景,每天都有奇蹟誕生在點與點連出的織網間。

不論何時回來,這張不曾拒絕我的大網都將把我接住,帶我回到熟悉的綠洲,彷若踏入家鄉。


今天也打開白色小電視,傾耳細聽那些被奏出的聲息吧。


這是始終迴盪於耳邊,穿越過去、現在、直到未來,屬於我們的電子音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繪畫與創作,害怕下筆背後的原因

童年的傷,直至今日仍留下的疤